肝炎的有什么常见误区呢
肝炎的误解与真相:一场关于知识的较量
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了乙肝病毒,其中近三分之一是中国人。肝炎,这一看似熟悉的词汇背后,隐藏着许多令人误解的信息和令人恐惧的事实。今天,让我们揭开肝炎的真相,破除那些根深蒂固的误解。
误解一:所有肝炎都具有传染性?
事实上,肝炎并非都具有传染性。肝炎分为病毒性和非病毒性肝炎。已知的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和戊型。非病毒性肝炎则不具有传染性。不同类型的肝炎有着不同的传播途径。例如,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而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则通过血液、体液、母婴垂直传播等方式。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如共同用餐、握手、拥抱等,一般不会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
误解二:“小三阳”好,“大三阳”不好?
这一观念其实并不全面。“大三阳”和“小三阳”只是乙肝五项检测结果的表述,并不能完全反映病情的轻重。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轻重,要看肝功能等指标的好坏;传染性大小,要看血中病毒载量。在抗病毒治疗中,即使大三阳变成小三阳,也不代表病毒被完全清除。要辩证地看待这两种情况。
误解三:保肝治疗能治愈肝炎?
保肝治疗只是病毒性肝炎的对症治疗,并不能根治乙肝、丙肝等病毒。抗病毒治疗才是治疗的关键。只有把病毒长期抑制,才能避免其对肝脏的破坏。乙肝的抗病毒治疗较为困难,患者应警惕所谓的“江湖游医”和虚假广告,避免延误治疗。
误解四:乙肝病毒无需抗病毒治疗?
这一观点并不准确。由于乙肝病毒复制的特点,虽然难以被目前的抗病彻底清除,但可以长期抑制病毒复制。只要病毒被抑制,就不会对肝脏造成破坏,患者的病情就能稳定。有效的抑制病毒是必要的。
误解五:乙肝治疗易产生药物依赖性?
乙肝抗病毒治疗是长期的,但这并非对药物的依赖,而是为了保持已获得的疗效而不停药。治疗无效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不会出现任何戒断症状。这与一些***的依赖性是完全不同的。
误解六:慢性乙肝炎携带者没必要治疗?
这一观点十分危险。一些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在感染初期并无明显症状,但经常静悄悄地引起肝细胞损害、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癌。一旦发现感染乙肝病毒,就要与医生建立良好的联系,定期到医院检查肝功及病毒学等各项指标,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治疗。
肝炎并非想象中那么可怕,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了解真相,破除误解,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健康的明天而努力!误解七:乙肝会遗传
乙肝,这一慢性病并非遗传性疾病,而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长久以来,人们可能对此存在误解,误以为乙肝会如同遗传基因般代代相传。事实上,并非所有乙肝携带者所生育的孩子都会感染乙肝病毒。
现代医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母婴阻断策略。这一策略的成功率超过九成,意味着绝大多数的乙肝携带者在采取合适的措施后,都有可能生育出健康的宝宝。这是怎样的一种奇迹,让我们为这样的科技成果喝彩!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掉以轻心。对于乙肝携带者而言,要想生育健康的宝宝,必须要高度重视,积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这不仅需要妇产科医生的协助,更需要肝病专科医生的专业指导。
母婴阻断并非简单的医疗操作,它需要医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阻断方案,确保母婴安全。乙肝携带者也需要积极配合,遵循医生的指导,做好每一步的阻断工作。
如果你是一位乙肝携带者,并计划生育宝宝,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了解母婴阻断的相关知识。不要因为误解而耽误了最佳时机,确保你和你的宝宝都能健康、安全。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决定,也是对自己和宝宝最好的关爱。
乙肝并非遗传性疾病,我们可以有信心地面对它,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措施,就能降低乙肝对下一代的影响。让我们一起为健康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