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性 >>

发作性胸痛可能是胃食管返流

两性 2025-06-29 06:14两性健康www.xiang120.com

患者,一位51岁的已婚男性,因连续三个月出现发作性胸痛、嗳气、反酸等症状而入院。

患者在这三个月里,无明显诱因地反复出现胸骨后疼痛,这种疼痛是钝痛或烧灼样痛,每天可能发作1-5次,每次持续10分钟到1小时。疼痛常在平卧时发作,同时伴随着嗳气、反酸、呛咳、恶心和呕吐苦水等症状。他曾接受过一些治疗,包括使用心痛定、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等药物,但疗效并不明显。

患者的体格检查显示,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均正常。神志清醒,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双眼球正常,咽部充血,咽后壁淋巴细胞增生。胸部肋骨及无压痛及叩击痛。双肺无异常音,心率整齐,未闻杂音。腹部检查显示剑突下轻度压痛,但未触及包块,肝、脾、肠鸣音均正常。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均正常,各项血清酶指标也在正常范围内。病毒标记物均为阴性,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也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24小时心电监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均未见异常。X线检查结果显示心肺纵隔未见异常,B超检查肝、脾、胆、胰、双肾也未见异常。胃镜检查结果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入院诊断主要为胸痛待查。第一次查房时,进修医师总结了患者的病史特点,包括中年男性、无严重心肺疾病病史、反复发作性胸痛伴有暖气反酸等症状、体检及血液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抗心绞痛治疗无效等。

主治医师认为患者的胸痛可能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鉴于患者胸痛常在平卧时发作,伴有嗳气、反酸和呛咳等症状,高度怀疑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性。建议进行钡餐和24小时食管pH监测检查以明确诊断。主任医师同意主治医师的看法,认为本例为胃食管反流所致的胸痛可能性大,并解释了胃食管反流病的成因和症状表现。

第二次查房:入院第8日纪实

经过进修医师的精细检测,患者接受了食管腔内pH和胆汁双监测,主任的指示得到了详尽的贯彻。监测结果揭示,患者存在显著的病理性胃食管酸反流及病理性十二指肠一胃一食管反流。

在详细的pH监测中,反流次数达到惊人的103次,其中反流时间超过5分钟的有5次,最长反流时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6分钟。在24小时内,pH低于4的总时间百分比为13.896%,其中立位和卧位时的反流情况呈现出显著的差异。这些精确数据进一步证实了患者存在严重的胃食管反流问题。

胆汁监测的结果同样令人关注。胆汁光吸收值超过0.14的胆汁反流次数为53次,其中超过5分钟的反流时间有4次,最长反流时间达到15分钟。这些数据进一步揭示了患者的胆汁反流状况。值得一提的是,卧位时的反流情况相较于立位更为严重。这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发作规律高度吻合。主任医生的解读为患者带来了希望。患者已接受PPI抑酸治疗试验诊断胃食管反流病,通过口服奥美拉唑等药物,症状得到了显著缓解。这不仅验证了治疗的有效性,也为后续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评析。针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旨在缓解症状、防治食管炎及其并发症,预防复发是关键。除了药物治疗外,调整生活方式和习惯同样重要。如避免肥胖、过饱、穿着紧身衣物等可能增加腹内压升高的行为。睡眠时抬高床头以避免即刻平躺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避免摄入高脂、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品以及某些药物,以免影响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功能。对于药物治疗,H2受体拮抗药、质子泵抑制药等具有控制胃酸的作用,而促动力药如西沙必利和黏膜保护药则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目前的研究表明,质子泵抑制药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的抑酸作用强大,无论对于缓解症状还是防止复发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对于中度以上的胃食管反流病,通常采取以足量质子泵抑制药缓解症状后,再以最小有效剂量进行维持治疗的方法。只有少数重症患者才需要抗反流手术治疗。看到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症状的明显改善,我们对未来的治疗充满了期待。

(实习编辑:郭婷婷)

上一篇:防治肝硬化 需要“步步为营”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