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变脸”的慢性乙肝
慢性乙肝的“变脸”艺术
在川剧的舞台上,演员以精湛的技艺瞬间变换脸谱,赢得阵阵喝彩。谁料,我们体内的慢性乙肝也会有类似的“变脸”本领。
何乡长今年正值壮年,长期忙于基层工作,一直忽视身体的健康。最近,胃口的不适让他不得不走进医院。检查结果令人惊讶,他的肝脏功能出现了变化,转氨酶(ALT)明显升高。抽血化验后,既不是我们熟知的小三阳,也不是大三阳。那是什么呢?是抗一HBs、抗一HBe和抗一HBc阳性,这是乙肝的三大抗体。特别的是,其中的第一个抗体抗一HBs,是保护性抗体。何乡长的病情引起了医生的极大兴趣,经过一系列的检查,最终确定他患上的是“隐匿性慢性乙肝”。
这种慢性乙肝的“变脸”之处在于,它让重要的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等“隐身”。通俗地说,乙肝病毒并不按常规出牌。有时候,就连HBsAg也会变成阴性,但抗一HBs却呈阳性。这种变异主要是由乙肝病毒基因发生变异(s和前s基因变异)造成的。
除了这种隐匿性慢性乙肝外,还有一种被称为HBeAg阴性慢性乙肝。王老师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患慢性乙肝近20年,一直维持得不错。但最近,他感到明显的乏力、食欲下降,尿色变黄。虽然检查结果仍然是所谓的小三阳,但ALT却大幅升高。这是因为体内的乙肝病毒仍在复制,只是检查HBv DNA定量时显示为活跃复制状态。这种“变脸”乙肝非常常见,但却常常被人们忽视。
这种“变脸”乙肝有它独特的特点:病程较长,多见于年龄较大的男性;病毒复制时呈波动式,时高时低;血清ALT升高并不显著,一般不会超过正常值上限的10倍;病情常有严重的肝细胞炎症、坏死。对于这样的患者,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面对这样的“变脸”艺术,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不论慢性乙肝如何变化,其本质不变。患者需遵循医生的建议,接受正确的治疗。检测HBVDNA、观察病情变化是治疗的关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慢性乙肝的“变脸”挑战。慎用偏方与验方:避免贻误病情,珍惜治疗良机
在寻求医疗救治的过程中,有些人可能会倾向于寻找偏方或验方来尝试治疗疾病。滥用偏方和验方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贻误病情,丧失治疗机会。我们必须保持谨慎态度,正确使用医疗知识。
要明确的是,偏方和验方并非完全无效。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一些民间流传的偏方或验方可能具有一定的疗效。这些治疗方法缺乏科学验证和严格的临床试验,因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无法得到保证。
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人群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因此需要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滥用偏方和验方可能无法针对个人病情进行精准治疗,甚至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加重病情。
许多疾病的发展过程复杂,需要及时的医学干预。如果我们盲目相信偏方或验方,可能会错过接受专业治疗的机会,导致病情恶化。在面临疾病时,我们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在寻求医疗救治时,我们应该保持科学的态度,不轻信未经证实的治疗方法。我们也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受到不法医疗行为的侵害。只有通过科学的诊疗方法,我们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
(实习编辑:李杏)
面对疾病,我们应该保持谨慎和理性的态度。不应滥用偏方和验方,以免贻误病情,错失治疗良机。在寻求医疗救治时,我们应该依靠科学的力量,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共同捍卫我们的健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疾病的困扰中寻找到康复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