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孩子自甘平庸?
一、米饭与人生的启示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将三杯米饭分别贴上不同的标签:表扬、批评与不理。每天对着这些米饭说不同的话语,结果却让人意外。那些受到表扬的米饭保持了良好的状态,而遭到批评的米饭则开始发霉,至于那被忽略的米饭,更是腐烂发臭。这不仅仅是关于米饭的反应,更是关于人生激励的深刻启示。
二、孩子的潜力与激励
没有哪个孩子是甘于平庸的。他们之所以现在表现不够积极,往往是因为在努力的过程中缺乏肯定和指导。就像那杯被忽略的米饭,孩子也需要鼓励和激励。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经常鼓励孩子,帮助他们明确目标,点燃他们内心的激情。
三、如何激励孩子?
在现实中,许多孩子可能因为学习或其他方面的困难而失去信心。这时,我们需要为他们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给予适当的激励。以一位初中生的故事为例,他学习不好,拒绝接受辅导。但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激励,他最终接受了辅导,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四、孩子甘于平庸的原因
孩子甘于平庸的原因有多方面:
1. 从小缺乏正确的引导,家长不善于鼓励,导致孩子无法体会到成就感。
2. 缺乏积极的氛围,如班级的班风、家长的态度等都会影响孩子的积极性。
3.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物质需求的过度满足让孩子缺乏追求和渴望。
五、如何唤起孩子的激情和欲望?
要让孩子不甘于平庸,我们需要唤起他们的激情和欲望。家长可以做到以下四个“代替”:
1. 以肯定和赏识代替否定和贬低,增强孩子的自信。
2. 以鼓励和激励代替责备和批评,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 以目标和希望代替迷茫和失望,帮助孩子找到人生的方向。
4. 以积极的氛围和环境代替消极的影响,让孩子在正面的环境中成长。
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独特的长处和优点,哪怕只是微小的点滴,家长都应该给予明确的肯定和赞赏。这份肯定不仅要在私下里默默鼓励,更要在他人面前大方地表扬孩子的长处。因为赏识的阳光能够照亮孩子内心的每一个角落,让优点在鼓励中逐渐膨胀并放大。
面对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暂时的落后,我们绝不能过早地否定他们。因为努力的过程中不言败,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小小的失利并不能贬低孩子的能力,因为他们的人生之路还很长,我们需要呵护他们的冲动和热情,而不是在幼嫩的年纪就扼杀他们的梦想。
相反,我们应该以表扬和鼓励的方式去代替批评和斥责,精心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只要孩子有一点微小的进步,我们都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感谢孩子的进步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孩子的自重感和责任感,还能激发他们的再进步的动力。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选择逃避。
我们要以支持和引导来替代训导和堵塞,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许多家长习惯以自己的经验和理想模式来塑造孩子,却忽略了孩子的自我感受。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用支持替代训导,用引导替代堵塞,给孩子广泛的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还能增进我们和孩子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无论孩子表现优秀还是顽劣,我们都要以极大的关注热情和持续的鼓励来关注他们。放任和冷漠只会让孩子感到沮丧和失望,甚至可能让他们误入歧途。我们要全方位地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点燃他们自信和努力的希望,培养他们自觉自律的习惯意识。
我们还要成为孩子的好榜样。通过分享自己完成事情的经历和故事,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认真和执着。这样,我们不仅能够成为孩子心中的偶像,还能在他们心中播下追求卓越的种子。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实习编辑:闫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