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药物治疗后的相关免疫学变化

健康饮食 2025-06-28 07:52饮食健康www.xiang120.com

目的:分析胆酸(UDCA)联合泼尼松龙(L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效果及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特点。

方法:本研究共招募了30例PBC患者,平均年龄52岁左右。患者已接受UDCA治疗至少两年,分为UDCA组(U组)和UDCA联合泼尼松龙组(UP组)。动态监测治疗后患者肝脏生化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及自身抗体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U组和UP组患者的肝生化指标ALT、AST、ALP和GGT均有所下降。U组ALT、ALP在治疗后3个月下降迅速且低于UP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以及淋巴细胞亚群在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变化。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α和IL-1β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降低。自身抗体检测显示,AMA阳性率90%,AMA-M2阳性率73.33%,治疗后无明显改变。抗GP210抗体和抗SP100抗体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3%和16.67%。抗GP210抗体阴性组的ALT、AST、ALP和IgM指标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降低,抗SPl00抗体阴性组的相关指标在治疗后也明显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PBC患者的肝脏指标与细胞因子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细胞因子的某些水平与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有关,自身抗体与某些临床指标也存在相关性。

结论:UDCA联合泼尼松龙治疗PBC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肝脏生化指标和免疫相关指标。不同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后表现出不同的生化和免疫指标变化模式,提示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本研究为PBC的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研究结论:

UDCA单药治疗与UDCA联合泼尼松龙治疗在缓解PBC患者部分肝脏生化指标方面均显示出效果。尽管二者均有疗效,但在考虑治疗副作用时,UDCA单药治疗仍是PBC的首选方案。

对于PBC患者外周血中的免疫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这两种治疗方案并未产生明显的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它们对免疫球蛋白、Th1和Th2型T淋巴细胞、CD8+CD28-调节T细胞、CD4+CD25+调节T细胞、NK细胞和B细胞无明显影响。

这两种治疗方案均呈现出缓慢抑制Th1型细胞因子IL-2表达的作用。IL-2的低表达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效应,这可能为PBC的治疗带来积极影响。同样,两种治疗方案也能缓慢抑制Th2型细胞因子IL-4、IL-6和IL-10的水平,这些细胞因子的降低能够减少B细胞的活化,抑制过度的体液免疫反应对机体自身组织的损害。

在炎性细胞因子方面,两种治疗方案均能缓慢抑制PBC患者TNF-α和IL-1β的表达。这一抑制效果可能有助于阻止PBC患者单核巨嗜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进一步减轻肝脏内小叶间胆管的免疫炎症病理损伤。

值得注意的是,血清AMA和AMA-M2是PBC的标志性抗体,但它们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并无直接关联。相反,抗GP210抗体与PBC患者的病情紧密相关,可用来评估疾病的严重度。对于抗GP210抗体和抗SP100抗体阳性的患者,他们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不佳,这一发现对于预测药物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这一研究为PB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