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红瑛: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应尽快终止妊娠
《侯红瑛教授: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严峻挑战与应对策略》
在妊娠的后期,有一种急危重病正在悄然威胁着母婴的生命安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作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的主任,侯红瑛教授在最近的产妇危急重症救治和实践技能学习班上,为我们深入了这一病症的严重性和应对策略。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这是一种发生在妊娠晚期,严重影响肝功能的疾病。侯教授指出,它在所有妊娠期严重病症中占16-43%,通常出现在孕28周以后,尤其是孕36-40周的高峰期。此病症的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8%,胎儿及新生儿的死亡率更是惊人,达到了58%。
那么,哪些人群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高危人群呢?侯教授提醒,初产妇、孕期肥胖者、患有妊娠合并症,以及怀了男胎、多胎的准妈妈们都应高度警惕。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初发病状并不明显,可能仅有恶心、乏力、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但1~2周后,病情会急剧恶化,可能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低血糖、意识障碍、昏迷、少尿、无尿等严重症状。侯教授强调,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准妈妈们应立即到正规医院进行抽血化验、肝功检查等各项检查,切不可掉以轻心。
最关键的是,一旦确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应立即终止妊娠。侯教授解释,这病的病情凶险,不及时终止妊娠可能会导致母婴生命危险。虽然这大多发生在孕晚期,但研究表示,如果在发病的一周内终止妊娠,患者的存活率可达100%。
侯教授还指出,尽管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病因尚未明确,但其根源仍与妊娠有关。令人欣慰的是,大多数患者在产后肝功能会有明显的改善。
在此,我们感谢侯红瑛教授的深入和宝贵建议。对于准妈妈们来说,了解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症状和应对策略至关重要。只有充分了解,才能做好预防,保护自己和宝宝的生命安全。***由阳痿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媒体合作请联系湘120网。
指导医生:侯红瑛教授
擅长疾病:围产医学、遗传优生、产前诊断、高危妊娠的处理,尤其在胎儿医学、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疾病的产前诊断方面有深厚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