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交替中医护胃 远离老胃病困扰
近年来,胃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大众健康的隐形杀手。据数据显示,普通人群中大约有近七成患有胃病,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随着季节交替,尤其是夏季到秋季的过渡,胃病高发季节也随之到来。
东城中医医院内科专家黄飞剑强调,此时人们应当格外注意脾胃的后天保护。他提到,《黄帝内经》中曾指出,脾胃为水谷之海,是我们消化吸收的枢纽。若脾胃功能受损,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轻则头昏脑涨、走路无力,重则引发肠炎、心脏病等更严重疾病。
现代生活中常见的胃病种类繁多,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充血性胃炎、慢性胃窦炎、慢性糜烂性胃炎等。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患者人群众多。从中医角度看,其与寒邪或湿邪有关,主要症状有胀气、肠鸣、腹鸣、饮食不香等。
胃溃疡和萎缩性胃炎是更为严重的胃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诱发癌症。胃溃疡的症状包括胃脘痛、胃胀、消化不良等,而萎缩性胃炎则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等。这两种疾病在中医治疗中,强调根据病人的脉象、舌象、面象进行望闻问切,找到病因后有针对性地治疗。
黄飞剑表示,对于胃病的治疗,药物调理固然重要,但饮食与生活的调理同样不可或缺。患者应注意饮食温软淡素鲜,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尤其要忌暴饮暴食和烟酒。保护胃的温度也是关键。
在治疗胃病时,中医治疗注重祛寒除湿、扶正祛邪,以及活血化淤。针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对于胃溃疡和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治疗不仅着眼于疾病本身的治疗,更注重调节身体内部环境,从根本上改变幽门螺杆菌滋生的土壤。
胃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调理,既要注重药物治疗,又要重视饮食和生活的调理。保护好脾胃功能,我们才能拥有更好的健康基础。珍爱我们的胃,呵护健康从细节做起
我们的胃,是一个温度始终保持在约36度的温暖小宇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忽视对它的呵护,尤其是面对那些冰镇食品时。冰镇饮品和食品的温度通常在零下1度到零下2度之间,长时间摄入这些过凉的食物,会导致胃的温度下降,从而引发各种胃部疾病。
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各类冰镇饮品食品。我们的胃,经不起过度的“寒冷”冲击。
胃溃疡和萎缩性胃炎与情绪、心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我们的胃健康,我们需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生活规律,工作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适当的锻炼,这些都是保护胃的有效途径。
针对不同类型的胃状况,还有一些养胃的中药方法推荐。对于胃热者,可以尝试金银花和玫瑰花混合泡茶;对于胃寒者,则可以选择炒薏米、茯苓和生姜,也可以加入红茶以保护胃黏膜。不同群体如女性或老年人也有特定的推荐药方。
我们也要避免一些容易让胃受伤的行为。冰冻饮食就是其中之一。炎炎夏日,很多人会选择快速喝下一瓶冰冻饮料或啤酒来降温止渴。这样的冷饮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炎或胃病复发。长时间吹空调或整晚吹风扇而不盖被子,也容易让胃受凉,引发胃部不适。饮食不规律也是伤害胃部的一大杀手。不吃早餐、饥一顿饱一顿、三餐不均衡或暴饮暴食都会给胃部带来伤害。
我们的胃,需要我们的细心呵护。让我们从生活的细节做起,保护我们的胃,保护我们的健康。以上内容仅授权湘120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让我们共同传播健康知识,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