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整形 >>

孩子患病毒性心肌炎危险大 心肌炎有何损害?

整形 2025-06-28 05:33微整形www.xiang120.com

病毒性心肌炎在小儿中的发病率较高,危害性也较大。它的主要“元凶”是病毒,其中最常见的是被称为“奇”的肠道病毒。除此之外,一些引发呼吸道和肠道疾病的病毒,如腺病毒和埃可病毒,也能引发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多数发病于3至10岁的小儿。临床表现各异,轻重不一。许多患儿在心肌炎出现前的数日至1-3周,会有感冒或胃肠道的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肌肉痛等。发病后,轻症患儿可能无明显自觉症状,仅表现出心电图的改变。而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能会自述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

由于小儿的心脏对缺氧、缺血的耐受力低,因此极易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心衰。小儿心衰一般起病急,进展迅速,可能几分钟内出现呼吸困难、呕吐、烦躁、多汗、面色紫绀、四肢发凉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就诊,可能会危及患儿的生命。

那么,心肌炎有哪些危害呢?

病毒性心肌炎可能导致全身性症状。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至中度的发热、头痛、咽痛、咳嗽、腹痛腹泻以及全身不适等症状。有时,横纹肌受到病毒侵害,会出现肌肉疼痛,甚至关节疼痛。

病毒性心肌炎可能引发症状性房颤。这个阶段需要应用药物来预防和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并发房颤,如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

病毒性心肌炎可能逐渐演变为其他心肌病。部分患者在急性期后炎症持续,转为慢性心肌炎,最终可能出现进行性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状。

心脏也会出现异常症状,如心包和胸膜受累导致的胸痛,以及心悸、胸闷、气促、乏力等。严重病情可能导致血压降低、休克或晕厥等情况。

病毒性心肌炎还可能引发心性猝死。这是肥厚型心肌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室性心动过速导致的心室颤动最为常见。严重的心动过缓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对于心肌炎病人的护理,首先要确保他们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注意饮食卫生,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以免加重病情。在饮食方面,要营养均衡,多吃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度油腻和刺激性的食品。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对于患者的心理状况也要给予关注和安抚,帮助他们度过这段困难时期。对于患有心脏疾病尤其是心肌炎的患者,休息是首要的。对于那些心脏扩大并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严格控制活动量,甚至在病情严重的时候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只有当心肌病变停止发展,心脏形态恢复正常后,才能逐步恢复正常的活动量。当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烦躁不安的症状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镇静止痛药物以缓解症状。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该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山楂、苹果、桔子和西红柿等,这些食物对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进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每日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是至关重要的,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等。对于出现发热的患者,需要进行降温处理,并做好口腔和皮肤的护理。由于心肌收缩无力可能会导致心排血量急剧下降,进而引发心源性休克,因此应及时监测血压和脉搏。如果患者出现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面色灰白等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接受紧急救治。

对于需要长期服用激素的心肌炎患者,应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如高血压、胃肠道消化性溃疡及其穿孔和出血等。值得注意的是,心肌炎患者对毛地黄制剂极为敏感,容易出现中毒现象,因此必须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对于急性患者,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时,应特别注意保护血管、控制输液速度,以防出现肺水肿等不良反应。

对于心肌炎患者来说,休息、饮食、日常观察以及药物治疗都是至关重要的。患者和家属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遵循医生的建议,做好日常护理,以期早日康复。

上一篇:分裂型人格障碍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