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胃酸分泌过多的因素
我的案头摆着一封来自读者的信件,讲述了一位女性读者长期咳嗽的困扰。她在冬春季节开始咳嗽,尝试过各种止咳化痰药物,但咳嗽始终难以根除。在医生的建议和疑惑下,她开始了对消化科的,最终被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对于这位读者的困惑,我带着一堆问题敲响了消化病专家袁耀宗教授的大门。
袁教授为我们深入解读了胃酸与慢性咳嗽之间的神秘联系。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是反酸和胸骨后烧灼感,但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不断攀升。除了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外,部分病人的表现可能并不明显,如咽喉部干痒、不适等,他们可能会选择前往耳鼻喉科就诊。另一部分病人则表现为慢性咳嗽,甚至会被误诊为呼吸道疾病。实际上,这些症状的根源都在于胃酸反流到咽喉部。因为胃酸并未直接反流入口腔,所以我们无法感知到它的存在。有效的抑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这些症状。国际上的研究也证实,胃食管反流病是引起慢性咳嗽的第三大原因。
在胃病的成因时,袁教授指出,胃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与我们的饮食卫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不卫生的饮食习惯是胃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包括食用不干净的食物、过度饮酒以及暴饮暴食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胃病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的卫生条件限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相当高。药物因素、吸烟、体重增加和缺乏运动等也是胃病的诱因。
袁教授还为我们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酸相关性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或消化不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这些疾病都与胃酸有着密切的关系。除此之外,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状态也会引起胃绞痛。从心身疾病的角度来看,胃病与我们的精神生活密切相关。重大的应激事件如亲人亡故、车祸外伤等都可能引发应激性溃疡。
那么如何判断胃酸是否正常呢?袁教授表示,诊断酸相关性疾病主要依靠病人的症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根据他们的主诉症状,医生就可以作出诊断。胃镜检查是一种更为准确的诊断方法,它可以取活组织检查以甄别各种类型胃病,并进行止血等治疗。通过胃镜检查,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胃部的健康状况,为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关于消化道健康的检测与保健
对于病情复杂或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我们可采取更为精确的诊疗手段,如24或48小时食管pH值检测、24小时胃pH值监测等,以明确病情,为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针对非甾体类消炎药对胃的刺激和损伤问题,记者向袁教授进行了咨询。袁教授强调,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等,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治疗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需要长期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可以在餐后服药,以减轻胃肠反应。也可以选择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或联合应用胃黏膜保护剂与质子泵抑制剂进行防护。
尽管现在的阿司匹林对胃的损伤已较过去大大减少,但仍需引起重视。据国外报道,其他非甾体消炎药物也可能对小肠黏膜造成损害。我们必须正确使用药物,遵循医生的建议,切勿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更改用药时间。
那么,如何拥有一个健康的胃呢?袁教授建议,首先要增强胃的保健意识,提高防癌意识。无病早防,有病早看早治,坚持正规治疗。因为胃肠健康是基础,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近年来,上海各大医院消化科病人数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也提醒我们要更加关注胃肠健康。
反复出现的上腹部不适、隐痛、反酸烧心等症状,虽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也会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和治疗。
胃的健康是人体健康的基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胃的健康,增强保健意识,遵循科学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胃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