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到小陈这位年仅25岁的年轻人时,他的故事让人深感共鸣。在一家国际大酒店服务不到三年的他,曾经是那个能干净利落完成任何工作的职场熟手,如今却深陷职业焦虑的泥沼,时常头痛不已,口中总挂着“老牛拉破车,难受”。他的困扰并非空穴来风,工作的压力、业绩的不见增长以及身体的微妙变化都在让他倍感煎熬。
面对这样的困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所博士后李则宣表示,这其实是典型的职业倦怠症状。它像一场无形的战斗,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身心,还对我们的工作效率产生严重干扰。当你发现自己对工作失去热情,对任何任务都提不起兴趣,心情如同跷跷板般不稳定,变得易怒、焦虑、自我评价降低时,就要警惕是否已经陷入了职业倦怠的漩涡。它还可能导致失眠、多梦、食欲下降等生理问题。
那么,哪些职业最容易受到职业倦怠的困扰呢?李则宣指出,主要有两大类。首先是那些经常需要与人打交道的“窗口行业”人员,如记者、医护人员和服务人员等。他们的工作不仅需要付出情感,而且情绪的表达也受到诸多束缚。面对再“刺头”的顾客也必须微笑以待,这容易让人感到心力交瘁。其次是那些需要不断创新的职业,如广告策划、艺术家以及一些管理者等。他们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否则就会面临落伍的风险。长此以往,就会觉得精力枯竭。
要想避免从职场熟手变成提前“报废”的员工,我们需要学会接受任务时量力而行,做好时间管理和任务管理。减压是关键。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新的减压方式,比如近年来在日本颇受欢迎的漫画阅读和拥抱大树等。别让工作完全占据你的生活。平常可以多做一些轻松的事情,比如观看喜剧、阅读幽默漫画、找朋友倾诉等,以消除工作带来的压力与影响。记住,生活不仅仅是工作,还有那些能让我们放松、愉悦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职场中保持健康的心态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