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妊娠对胎儿的危害
在当今社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仍然是对孕妇及其胎儿的一大健康威胁。尽管医学在不断进步,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我们依然需要高度重视,因为它在孕妇中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且是导致孕妇及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大约15%的妊娠相关死因可归因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等。小李的病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在慢性高血压的基础上出现了子痫前期的症状。
血压的波动对孕妇和胎儿具有深远的影响。当孕妇的血压超过170/110毫米汞柱时,可能会引发肝肾功能衰竭、中风、甚至胎儿窘迫。相反,血压过低则会影响子宫胎盘的血液灌注,进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有效控制血压对于孕妇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怀孕前已被确诊为高血压患者的人群。
预防为主,是应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键。虽然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首例报道距今已有100余年,但其病因尚未明确,治疗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如降压、镇静、解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发病,妊娠期治疗只能减轻病情或阻止其发展,无法根治。对于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往往只能终止妊娠。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防和减少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一直是产科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在药物干预方面,对于具有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的孕妇,可以在怀孕3个月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维生素E、钙剂及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预防性治疗。也可以考虑服用一些中药来推迟发病时间、减轻病情。对于已经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并在怀孕前已使用降压药的孕妇,怀孕后仍需继续服用降压药物。当孕妇血压升高到急症标准时,应住院治疗。
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孕妇的胎儿可能会出现早熟现象。当胎儿条件成熟时,应及时终止妊娠。准妈妈不应为了胎儿足月分娩而一味等待,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初产妇以剖宫产终止妊娠为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孕妇必须格外注意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除了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外,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手段。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才能更好地预防高血压的危害,确保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