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清丙肝危害?
肝炎防治,不容忽视聚焦丙肝在中国的现状与挑战
每年因乙型和丙型肝炎导致的死亡人数在我国高达约三十万,它们成为肝癌的主要诱因。面对每年近二百六十亿元的病毒感染相关医疗费用,防治形势异常严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采访了肝病专家成军和王贵强两位教授,深入了解我国丙型肝炎的感染状况及防治挑战。
一、HCV感染流行强度不可小觑
成军教授指出,全球范围内有大约1.7亿人感染HCV,而我国普通人群中抗-HCV阳性率为3.2%。尽管没有全面、普遍的数据资料,但根据HCV传播的途径和规律推算,我国的HCV感染人数相当可观。其他传播途径如静脉、性乱、母婴垂直传播等也在我国存在。HCV感染在我国绝非罕见现象。
二、慢性丙肝治疗需求与资源不足并存
尽管慢性丙肝的治疗方案和疗效判定标准相对明确,但我国的慢性丙肝患者接受合适治疗比例仍然较低。成军教授强调,干扰素在慢性丙肝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与利巴韦林的联合应用大大提高了抗病毒的疗效。我国慢性丙肝患者的治疗需求远未得到满足。这主要源于临床对HCV检测和治疗的不够重视。
三、加深对HCV感染引发疾病的认识至关重要
HCV感染不仅仅会导致急性和慢性丙型肝炎,还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成军教授指出,HCV感染还有许多特殊之处,例如与性肝炎、性病等有关。许多临床医师在诊断时很少考虑到检查HCV病毒标志,对与HCV感染有关的疾病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是一个亟待纠正的误区。
四、HCV传播可控,但需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
王贵强教授强调,HCV主要通过输血和使用血制品传播,任何医疗处置和检查都可能成为传播路径。如果能重视HCV的检测,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他表示,许多大医院已经采取在输血前等关键步骤进行抗HCV筛查的措施,以避免传播。大多数医院尚未做到这一点,这对预防HCV传播十分不利。
五、加强HCV检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王贵强教授进一步指出,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尚未成功,因此预防和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对于医护人员来说,防止医源性传播至关重要。EIA检测抗-HCV是诊断丙肝的首要方法,PCR法测定HCVRNA也非常有效。但需要注意,患者在急性感染后有一段时间无法检测到抗体。重视HCV检测是预防的关键。从长远看,这也能节省医疗资源、减少医疗支出。
六、中国即将出台“丙肝防治指南”,意义重大
成军和王贵强教授强调,我国即将出台的“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将对规范诊断、治疗和预防起到积极作用。随着指南的出台,当前对丙肝疾病认识不足和治疗不规范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善,使更多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这一指南的出台无疑为我国丙肝防治工作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这一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