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炒鱿鱼-的职场潜规则
不必盲目地以为努力工作就能稳固职位,因为在职场中,“政治立场”的稳定性同样至关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它的重要性可能远超工作绩效。这一观察,无论你在内企还是外企,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每当新官上任,接下来的几个月往往成为人员变动的敏感期。这些新官更倾向于保留那些理念相合、气味相投的下属,也就是所谓的职场裙带。这种倾向古今中外的职场和官场都普遍存在,有坐轿的,就有抬轿的。这是一种难以避免的职场现象。
新官们之所以喜欢进行人员调整,更多的是出于对自身职位安全的考量。无论是空降兵还是刚刚晋升的管理者,他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与下属相处。在初期,新官往往难以与下属完全打成一片,这时,如果团队中出现一些与新官意见不合的下属,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工作氛围,甚至可能影响到新官的权威。一些新官会选择通过人事变动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和职位安全。
管理者的权力并非无限。即使是高层管理者,也需要受到上级的行政制约,同时也会受到下级和同事的影响力制约。过于频繁的的人事变动也会带来不良的舆论影响。即使再任人的亲信或朋友的管理者,也不敢公然违反职场的规则。当需要解雇员工时,他们会采用一些潜规则的手法。
解雇员工是一种艺术,许多培训公司都会开设相关的人力资源课程。对于不能直接解雇或者解雇起来有麻烦的员工,管理者通常会采用调岗的方式。这种调岗往往让人难以接受,比如明升暗降、调到不愿意去的地方或部门、或者找一个你不喜欢的人天天盯着你。实际上,这些手法在一些著名企业的高管变动中都有体现。
对于不同级别的员工,采用的手段也会有所不同。对于高管,可能会采用明升暗降的手法,先把你从重要位置上调离,然后派入自己的人来查你的过去。对于中级管理者,可能会把你调到不熟悉的部门或者到偏远的地方工作。即使是相同的职位和薪水,这种调动也可能让你感到不适,因为人是环境的动物,离开熟悉的环境本身就可能让人感到不适。而对于低级别的员工,可能会被调到不喜欢的领导手下工作,这也是一种让你感到难受从而主动辞职的手法。
为什么新官这么喜欢进行人事调整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需要确保自己的职位安全。通过这些手段,他们试图让下属感到不适,从而主动辞职,这样他们就可以避免一些可能的冲突和麻烦。这些手段都是有一定风险的,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员工的反感和对抗,甚至影响到管理者自身的声誉和前途。作为管理者,需要谨慎处理与下属的关系,尊重员工、公正对待员工是建立良好工作关系的基础。除了自建职场新环境的需求之外,他们对于获得权力的渴望和善于运用权力所带来的快感亦是驱动力之一。在他们看来,炒人正是他们行使权力的最佳方式之一。的确,有时候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威严与尊重,也可能成为推卸责任的工具。炒人,往往成为他们掩饰自身工作绩效不佳的借口。就像市场表现不佳时,商家常会说“市场还在调整”,其潜台词是争取更多时间来调整策略。同样地,他们以“人员还在调整之中”为由,巧妙地推卸责任,暗示业绩不佳是因为人员调整所致,实则是在争取时间和空间来应对自己的管理问题。
这种以炒人为手段的管理方式,虽然可能在短期内达到某些目的,但长此以往,上级部门终究会看透其本质。一家位列世界500强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区运营时,便陷入了这样的困境。每两年便更换一次CEO,每次人事变动都带来剧烈的震荡。遗憾的是,每当这些CEO炒掉自己不满意的人员后,很快也会遭到亚太总部的抛弃。因为他们用以掩饰真相的借口已经用尽,管理者真实的能力与水平开始浮出水面。
真正优秀的领导者应当懂得,权力并非简单的炒人换人,而是如何带领团队共同前行、创造更大的价值。频繁的人事变动不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会导致组织陷入动荡与不安。作为领导者,应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以稳健的步伐推动变革,而非仅仅依赖炒人这样的短视行为来行使权力或推卸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组织的稳定与发展,赢得员工的信任与尊重。
(实习编辑:贺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