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听话孩子”的心理损伤

皮肤病 2025-06-24 13:24皮肤病种类www.xiang120.com

四岁的张倩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老师的一次课后作业,让她陷入了小困境。作业内容是回家后,在父母的协助下,用彩纸叠出三个纸青蛙。面对忙碌的父母,她不知如何开口。夜晚来临,她迟迟不肯回房间睡觉,心中满是焦虑。

终于,父亲的训斥打破了沉默。张倩含泪道出作业的要求。父亲虽然有些无奈,但时间已晚,只好安慰她明日再完成。第二天母亲因工作出差,无法陪伴她去幼儿园。焦急的父亲终于找到在街心花园哭泣的张倩。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害怕老师批评她未完成作业而不敢进幼儿园。

回顾张倩的成长历程,我们发现她原本并非如此听话。曾经的她好奇、喜欢冒险,但每当尝试独立或与家长辩论时,总会受到家长的责备甚至惩罚。慢慢地,家长的严格管束使孩子变得乖巧听话,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遇事缺乏主见、独立性差、胆小怕事。

这种“听话”的孩子往往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或观点。他们遵循他人的意见,即使内心不满也会适应并服从。他们对长辈的指示不敢有异议,内心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观念:要做个听话的好孩子。这种听话背后隐藏着的是一种对赞美追求的心理和对自我要求的扭曲。如同被猎人驯服的猎鹰,被打掉野性和傲气,变成了捕兔的猎鹰,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许多家长仍视这样的孩子为听话的乖孩子,并以此为傲。他们甚至争相效仿这种教育方法,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正在受到损伤。这种一厢情愿的家庭教育正在扭曲孩子的性格,培养出一种“奴性”心理。

那么,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他们应该能按照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有良好的记忆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应该有良好的情感表达、礼貌待人、适度的恐惧和羞怯。他们应该能够面对挫折和失败,不惧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异的小动物。他们应该有自我控制的能力,热爱劳动和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并有良好的自我评价和道德观念。他们应该与同伴相处愉快,适应新环境,有自我保护意识。这些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幼儿心理健康的窗口,也提醒我们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真正的关爱和理解。

(责任编辑:龚艳丽)希望家长们在关注孩子学业成绩的也能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健康、快乐地前行。

上一篇:乙肝携带者怀孕 阻断乙肝母婴传播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