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因素可能影响我们性格
心理学家曾,我们的性格究竟是由何塑造?父母(尤其是母亲)、朋友和基因,这些因素的影响被频频猜想。这些元素似乎无法解答所有的疑惑。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凯瑟琳康乔指出,“兄弟姐妹,是我们一生的伴侣。”如今,心理学家开始深入挖掘兄弟姐妹间互动关系的奥秘,或许这种关系将成为塑造我们性格的第四大要素。
虽然科学家们之前已经对多子女家庭进行过研究,但他们的关注点主要局限于出生顺序对孩子性格的影响老大是奋斗者,老小是叛逆者,而老二则显得迷茫。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科学家们正逐步认识到兄弟姐妹间的互动关系背后隐藏的复杂性。
一项重要发现表明,兄弟姐妹间的相处时光其实是孩子们学习社交技巧的重要途径。想象一下,当一个孩子长到11岁时,他们大约会把三分之一的空闲时间花在兄弟姐妹身上,这比他们与朋友、父母、老师甚至自己的独处时间都要多。尽管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并开始各自的生活轨迹,他们依然每周都会花上数小时与兄弟姐妹共度时光。
朝夕相处之中,兄弟姐妹间的亲密关系与摩擦冲突并存。一项研究发现,年龄在3至7岁之间的兄弟之间平均每小时会发生3.5次冲突。尽管摩擦不断,但父母们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孩子们正在从中学到一个至关重要的技能如何平息与他人的冲突。
心理学家们认为,正是这种日复一日的学习,使得兄弟姐妹间的互动变得如此宝贵。毕竟,成年后我们都需要与他人建立各种关系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婚姻中。面对兄弟姐妹时,我们可能会发火、争执,但事后总能和解。这种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在将来的生活中,面对同事或伴侣的冲突时,知道如何找到化解之道。
在多子女家庭中,争宠可能是一个敏感而微妙的问题。尽管父母很少会承认自己偏心,但孩子们却能敏锐地察觉到。在一个资源有限的环境中,父母往往会自然地将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投向某些孩子。其他孩子可能会因此感到沮丧和自卑。
成年后,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在工作场所中的处境与争宠时的感受相似。我们可能会本能地察觉到哪些同事受到老板的青睐,这可能会引发我们的不安和嫉妒。通过学习如何与这些受宠的同事建立伙伴关系,我们可以找到从当前形势中获益的方法。这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它值得我们深思并灵活应用。
除了互相模仿,兄弟姐妹间的互动还体现在他们如何形成并表现出不同的习惯。弟妹们常常会模仿哥哥姐姐的行为和习惯,但有时他们也会努力表现出与众不同。心理学家称之为“去认同化”。去认同化不仅有助于孩子们形成独特的性格,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帮助兄弟姐妹间避免陷入高风险行为。研究发现,如果哥哥姐姐有不良习惯,弟弟妹妹很可能会受到影响。有些孩子却能成功抵制这种影响,他们宁愿选择与众不同的行为也不愿模仿哥哥姐姐的不良习惯。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令人惊讶:他们并不是因为理智而做出选择,而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想与哥哥姐姐做得一样。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瑟夫罗杰斯进行的一项针对9500多名青年烟民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现象的更多细节。这项研究揭示了哪些因素影响了孩子们的选择,以及他们是如何做出决定的。他观察到一种现象:哥哥姐姐时常会向弟妹介绍吸烟,年龄越相近的弟妹越有可能抵制吸烟的诱惑。这是因为从小一起长大使他们有着极高的相似性,对于弟弟来说,与哥哥有所区别的方式之一就是观察并模仿哥哥的行为,如果发现哥哥在吸烟,那么弟弟选择拒绝吸烟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四、兄妹或姐弟如何互相影响对方的婚姻观念
兄妹和姐弟之间的认同与同化的特征十分显著。
在研究中发现,男孩在独立性和竞争力方面表现得更强,而女孩则更擅长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比如更加敏感和乐于助人。尽管这些性别差异早已被人们所熟知,但当孩子们与异性兄弟姐妹一起成长时,他们之间的接触并没有弥合这些与性别有关的差异,反而强化了彼此的不同之处。男孩和女孩各自更趋向于保持自己的性别特征,甚至在选择朋友时也会遵循这些特征。心理学家指出,兄弟姐妹之间常常在争取做得与对方不同。
随着他们逐渐长大,与异性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在这种情况下,有姐姐或哥哥的孩子在异往方面更具优势。研究显示,来自异性同胞家庭的孩子更能自然地与家庭外的异往。拥有姐姐的女孩更容易与新结识的女孩打成一片,受到她们的喜爱;有哥哥的女孩则更容易主动与陌生男孩交谈,笑容也更加灿烂。
五、年龄的增长如何使手足亲情更加牢固
随着时间的推移,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会逐渐加深,而曾经的冲突也会慢慢消失。实际上,小时候打得最凶的兄弟在成年后可能会拥有更加亲近的关系。当他们回忆起童年的争执,并从中学到的教训时,他们的感情会进一步加深。
若兄弟姐妹在童年时期共同经历过危机,如父母的离世,那么他们之间的紧密联系可能会持续一生。在父母离世后,年长的孩子帮助抚养弟妹们,他们所扮演的双重角色为后来的牢固亲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条珍贵的纽带在兄弟姐妹步入晚年时显得尤为珍贵。当某人遭遇重大疾病或不幸丧偶时,他长久以来的兄弟姐妹是他最可靠的依靠。中年时期分散的兄弟姐妹在晚年时期也可能会再次团聚。正如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心理学家朱迪邓恩所说:“当被问及她们之间关系如此牢固的原因时,她们通常会提到共同度过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