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试法 揪出溃疡元凶
马绍尔博士的一项重大突破:揭示胃溃疡背后的真正元凶幽门螺旋菌。
这位来自西澳的巴里马绍尔博士,与同伴罗宾华伦,通过不懈的研究和试验,成功破解了困扰医学界多年的胃溃疡成因之谜。他们发现,一直被医学界误认为的由压力或饮食引起的胃溃疡,实际上是由一种名为Helicobacter pylori的螺旋形病菌引起的。这一发现打破了人们对胃溃疡的传统认知,引起了全球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马绍尔博士甚至选择了“以身试病”。他喝下含有这种病菌的液体,亲自体验了胃溃疡的症状。经过一系列的临床反应,他不仅经历了身体的煎熬,更是以实践证明了胃溃疡是由病菌感染所引起的。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了他对科学研究的献身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
随着这一重大发现的揭示,马绍尔博士与他的团队进一步出了最有效的诊断方法以及根除病菌的方案。他们发明了名为PYtest的“吹气法”,这是一种利用碳14脲素进行检验的方法。患者只需吞下含有极微量碳14脲素的药丸,然后向特制的气球吹气。通过检测呼出的气体,就能诊断出是否感染了这种病菌,并确定胃溃疡的程度。这一方法不仅准确度高,而且操作简便,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好评。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辐射剂量远远低于日常生活中的其他辐射源,因此非常安全。PYtest已在全球多个地区取得医药安全批准,并被广泛应用。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加坡,据彭庆民医生证实:“PYtest在新加坡已经取得医药安全批准。”这进一步证明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据统计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的成年人在40岁时已经感染了这种螺旋形病菌这表明其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这一研究不仅揭示了胃溃疡的成因还带来了有效的诊断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胃溃疡具有重大意义。马绍尔博士的贡献不仅改变了人们对胃溃疡的认知也推动了医学的进步和发展。马绍尔博士提到:“令人惊讶的是,超过四十岁的成年人中,有一半的人体内存在着幽门螺旋形病菌。事实上,许多人在童年时期就已经感染了这种螺旋形病菌。这种病菌有可能导致胃溃疡,而且不分男女,发病率相同。”
彭庆文医生进一步补充:“幽门螺旋形病菌引发的胃溃疡,在中东、东欧及亚洲等地较为常见。特别是在日本和中国南部沿海地区,这种病症更是频发。从经济角度看,贫困家庭更易受到这种病症的侵袭。虽然现在已经确定了这种病症是由病菌感染引起的,但其具体的传播渠道或方式尚未完全明确。通常认为,接触病患的呕吐物、共享或共用餐具等都可能是传播途径。如果胃溃疡能够早期检测出来并及时就医,经过抗生素药物治疗,康复的机会非常高。”
那么,如何应对这种幽门螺旋形病菌呢?
马绍尔博士指出,目前尚没有一种专用药物能够单独对付幽门螺旋形病菌。要治疗这种病菌,需要至少三种不同的药物进行综合用药。这些药物的共同作用是先削弱病菌的抵抗力。通常使用的药物包括溃疡创伤愈合剂和适用于胃壁的抗生素。但重要的是,只有按照全套疗程规定的时间和方法服用药物,才有可能痊愈。通常情况下,越早检验出胃溃疡并进行治疗,痊愈的可能性越高,治愈率可达80至90%。
(编辑/实习:柳露)在与这种病菌的战斗中,了解、预防和及时治疗是至关重要的。让我们保持警惕,保护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