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拖拉原来是怕困难
克服拖拉现象:面对简单与困难的挑战
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拖拉现象,它似乎是我们人性中的一部分,潜伏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有两种情况尤其容易出现拖拉现象。
第一种情况,当我们面对一些我们认为非常简单,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时,我们往往会将其延后,直到最后期限才动手去做。这些简单的事情或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务,或者是一些我们认为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就能完成的任务。无论这些任务多么简单,拖延只会增加我们的压力,甚至可能导致我们错过重要的截止日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将简单的事情纳入日程安排中。只要我们意识到这些事情的重要性,就应该优先考虑完成它们,而不是将它们往后拖延。
第二种情况则是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困难,缺乏信心。我们可能会因为害怕失败或担心事情无法顺利完成而迟迟不肯行动。很多时候,我们想象中的困难远比实际的困难要大得多。比如有人可能因为觉得演讲困难而迟迟不肯准备演讲提纲。他们试图通过拖延来逃避问题,然而拖延除了让自己越来越焦虑外,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为了克服这种拖延,我们需要认识到绝对的完美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行动和接下来的行动会决定事情的结果,拖延只会让结果更糟糕。我们可以将困难的任务分解成小块,然后逐一攻克。这样我们会发现,之前让我们深感不安、不断拖延的事情,实际上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解决。
给自己一些奖赏也是很有必要的。每当我们攻克一个难题后,可以给自己一些小小的奖励,比如听一首优美的音乐、品尝自己喜欢的美食或者看一场喜欢的电影。这些奖赏可以强化我们克服困难的行为,逐渐改变我们对困难的消极态度,让我们更加积极地出击而不是拖延。
无论面对简单还是困难的任务,我们都应该尽量避免拖延。制定合理的计划、分解任务、给自己奖赏,都是克服拖拉现象的有效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高效地完成任务,实现我们的目标。(实习编辑:贺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