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乙肝并不等于恐惧
乙肝的传染性与防控:深入理解与应对
你是否曾经或正在关心这样的问题:乙肝是否具有传染性?它如何传播?怎样预防?能否治愈?这些问题不仅是患者们关心的焦点,也是他们的亲人、朋友、同事和恋人等身边人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背后,隐藏着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恐惧,害怕被传染,害怕孩子被影响,害怕患者终身受疾病困扰。误解和歧视时常发生,给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带来身心双重痛苦。作为一名感染科医生,我们深感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澄清和深入。
我们要明确一点,我国是一个乙型肝炎发病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近1/10。对于如此多的感染者,我们需要认清其传染途径。医学界普遍认为,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途径主要是密切接触、注射和母婴垂直传播。
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其传播几率较高。婴儿在出生时就感染乙肝病毒,可能引发免疫系统误判,将病毒视为“自家人”,导致无法产生针对病毒的免疫能力,这就是所谓的免疫耐受。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长期携带病毒,并在未来表现为慢性肝炎。其治疗难度,尤其是清除体内病毒的难度,比非垂直传播途径感染的乙型肝炎要大得多。
在乙肝的传染与防控时,我们必须要区分垂直传播与遗传。有人误以为乙肝的垂直传播是遗传导致的,这其实是一个误区。乙肝的垂直传播是通过生产过程、产后哺乳和长期密切接触实现的,不属于遗传。即使研究发现乙肝可以通过染有病毒的精子或卵子传播,这也应该被归类为垂直传播,而非遗传。我们强调打破垂直传播的环节,是为了保护乙型肝炎患者的下一代免受病毒的伤害。
那么,如何防止乙肝病毒垂直传播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第一,感染乙肝病毒的年轻夫妇在准备怀孕前应进行抗病毒治疗。理想状态是彻底清除体内病毒,即使不能完全清除,控制病毒滴度在最低水平也能降低传播风险。虽然一些抗病物价格较高,但对于即将成为父母的夫妇来说,这是值得的投资。
第二,提倡对乙肝病毒阳性的孕妇实施剖宫术产胎。自然生产过程中,胎儿经产道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较大,应尽量避免。
第三,新生儿免疫接种是防控乙肝的重要措施。如果在产前做好了准备,并在胎儿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疫苗,按计划进行加强免疫,可以进一步降低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计划,这对于降低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四,产后隔离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措施。虽然目前国际国内还没有通行的规定,但从新生儿发育尤其是免疫系统发育的角度来看,这应该是有益的。
正确认识乙肝的传染性与防控措施至关重要。我们不仅要关注乙肝的传播途径,更要重视母婴垂直传播的防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免受乙肝的困扰。关于新生儿免疫接种,采取隔离措施和恰当的隔离时间是非常必要的措施。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新生儿接触到潜在感染源的风险,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这也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新生儿群体中传播的重要一环。对于家庭中有新生儿且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产妇,更需要采取特别的措施来保护新生儿的健康。
其中,人工喂养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尽管母乳喂养被广泛认为是婴儿健康成长的最佳方式,但在特定情况下,母乳喂养可能会传播病毒给新生儿。最近的研究显示,乙肝病毒阳性的产妇的乳汁中病毒基因含量与血液中持平,这意味着通过母乳喂养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人工喂养更为稳妥。在做出这样的决定时,家长应该咨询医生的建议,以确保选择最适合自己和孩子的喂养方式。
除此之外,对于新生儿的免疫接种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接种相应的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感染一些常见的传染病。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和恰当的隔离时间也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新生儿群体中传播的重要手段。这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实习编辑:李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