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话的人的心理密码
在当下社会,人们似乎总在抱怨真实的声音越来越稀少,仿佛诚实守信的老实人已成了一种稀缺资源。诚然,愿意毫无保留地说出真相的人确实不多,因为有时真话可能只是一种策略,并不代表人本质上的老实。
尽管我们从小就接受“不要撒谎”的教育,但在现实社会中,永远选择讲真话的人却是极少数。我们中的许多人在某些时候,会出于各种原因而选择说谎,最常见的是为了避免人际间的矛盾和冲突。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指出,人们往往学会对真相有所保留,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避免说出那些可能引起不适的真相,如关于体形的缺陷或衣物的不足等。有些人更会精心编织一些细节,以应对外界对自己的期待和压力,比如夸大自己的忙碌程度或成就。
那些始终坚持讲真话的人,他们对诚实的执着并不只是出于道德考量,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对真实自我的坚守。他们认为,讲真话能让他们的内心得到安宁,能在夜晚坦然面对自己的良心。一些社会学家认为,说谎并非总是道德上的瑕疵,其是否道德取决于具体的情境和动机。
心理学家贝拉德保罗指出,有些谎言其实反映了人们的善良和对他人的考虑。比如,在收到不喜欢的礼物时,出于礼貌和照顾他人的感受,我们可能会选择说喜欢。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缺乏道德感,而是我们希望避免给他人带来伤害。
而关于为什么有些人会选择讲真话,除了道德考量外,还有可能是因为撒谎对他们来说太过复杂和困难。相比之下,讲真话就显得轻松自然得多,只需如实表达即可。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讲真话的人都是老实人或者缺乏社会经验。有些人恰恰利用真话作为一种攻击手段,他们借助诚实之名来伤害他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为自己的言行披上合理化的外衣。
在少数情况下,讲真话与大脑的生理构造有关。例如,一些人因为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这样的发育障碍疾病,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行为方式受到影响,导致他们在表达真诚时可能无法完全考虑到对他人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直率的处世态度如果运用得当,确实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并拉近人际关系。但在这之前,我们需要明白如何正确地讲真话。我们需要先评估局面是否适合讲真话,然后善于发现并引出他人的真实动机,通过真诚但不过分暴露隐私的方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小编认为,真实并不等于盲目和冲动。真正的老实人并非只懂得一味地说真话,而是能够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表达真实的自我。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找到真实的平衡点,让真实成为沟通桥梁而非攻击工具。(实习编辑:张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