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族史者易发生骨性关节炎
关于骨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不断攀升。人到中年以后,肌肉功能逐渐减退,加上外周神经功能衰退,反射减弱,神经传导时间延长,导致运动和神经系统之间的协调失衡,容易引起关节损伤。
骨骼和关节软骨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一系列变化。骨的无机物含量逐渐增加,使得骨骼的弹性和韧性降低。与此随着岁月的流逝,供应关节的血流减少,软骨因为营养供给不足而逐渐变薄,软骨基质减少,发生纤维化,这样,软骨就更容易受到损伤。
那些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有过关节损伤的人,更容易患上骨性关节炎。过度压力会使得软骨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化,退变的细胞又导致基质合成减少,进一步加剧了软骨细胞的破坏,形成恶性循环。即使看似轻微的损伤,如失足踏空等,也可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成为骨性关节炎的致病原因。
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注意到肥胖与骨性关节炎之间的关联。特别是对于那些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的男性来说,患骨性关节炎的风险更是高出许多。体重负荷主要集中在膝关节内侧软骨上,这也是大多数肥胖者发生膝骨性关节炎的常见部位。除了体重增加导致的关节负重外,肥胖还可能引起姿势、步态和运动习惯的改变,从而引发骨性关节炎。有趣的是,尽管髋关节也是负重关节,但肥胖者中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并不高。手的远端指间关节并非负重关节,却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了患指骨性关节炎的风险,这可能与肥胖相关的脂类、嘌呤和糖类代谢异常有关。
遗传因素在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中也不容忽视。先天性关节结构异常和缺陷、软骨或骨代谢异常、与遗传因素相关的肥胖和骨质疏松症等都可能导致骨性关节炎的发生。老年人、肥胖者、有关节损伤史的人和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上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是一个复杂的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了解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骨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