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夜间疼痛的原因
肩周炎的成因:深入与误解的澄清
肩周炎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学术议题。社会上普遍认为肩周炎是由于肩臂的体力劳动所导致,为此我们已经进行了详尽的临床观察和病历调查。研究数据揭示了肩周炎病因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而肩臂的体力劳动并非主要致病因素。对于认为肩周炎是重体力累伤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我们对长期肩臂劳累的体力劳动者及体育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发现这部分人群的肩肌发达,长期受力锻炼使他们的肩部软组织坚韧且耐力出众,协调运动配合默契。即使面临超强外力的刺激,他们也不容易遭遇拉伤。例如,农民、特定工种工人以及拳击和举重运动员,他们肩臂所承受的重力相当大,但患肩周炎的几率却极低。
相反,一些非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如教师、作家、会计、厨师和司机等,尽管不做重体力劳动,患肩周炎的人数却不少。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锻炼,肩部肌肉、韧带不够发达,因而缺乏耐力。由于工作性质,他们的肩臂肌肉需要长时间协调运动,导致肌肉韧带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即使没有明显的重力牵拉,这种持续的紧张协调也容易导致疲劳。当中老年时期到来时,累积性疲劳损伤的肌肉、韧带及滑囊等出现明显的退行性变化。一旦受到轻微的外因刺激,损伤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肩周炎。
我们了解到肩臂肌肉发达的体力劳动者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良好的人,即使肩臂劳累,也不一定患肩周炎。而对于非体力劳动者,由于肩臂肌肉不发达、耐力较差,或存在慢性劳损和老年性退行性变化,即使是轻度劳累也可能诱发肩周炎。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劳累视为肩周炎的致病因素。对于某些非体力劳动者所患的肩周炎,劳累只能算是一种诱发因素,而非根本原因。
要预防和治疗肩周炎,我们需要更全面地了解个人生活习惯、工作环境、身体条件等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于不同的人群,可能需要不同的预防和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