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与艾滋结合的危害
在安徽,一位年仅二十三岁的青年杨某,最近被诊断出患有侵润型肺结核。他目前正接受国家提供的免费组合药物治疗,然而症状依旧明显,时常低烧,感冒难以痊愈,且没有痰液。与服药前相比,病情并未出现明显好转,他心中不禁忧虑重重:“我该怎么办?”
在全球结核病感染规模中,中国位居第二,仅次于印度。据统计,中国人口的45%感染了潜伏性肺结核病毒,每年新增肺结核患者高达450万,占全球患者总数的15%。每年因肺结核死亡的人数超过25万。随着艾滋病传染的扩大,肺结核与艾滋病病毒之间的风险日益加剧。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的第五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上,世界卫生专家发出警告:肺结核已成为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国际社会需加倍努力,应对肺结核与艾滋病之间的相互作用。
医学资料揭示,肺结核缩短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预期寿命。反过来,艾滋病病毒也攻击免疫系统,为结核菌的传播提供便利,促使许多结核菌携带者最终发展为肺结核患者。研究表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结核菌携带者发展为肺结核的可能性比未感染者高30至50倍。近年来,肺结核与艾滋病的相互作用愈发明显,全球大约每3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就有1人患有肺结核。
世卫组织防治肺结核部门代主任马利奥拉维格里奥纳指出,肺结核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严重性主要是因为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非洲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艾滋病的蔓延使肺结核的流行速度大大加快,远远超过了DOTS治疗的推广速度。在非洲,7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上肺结核后无法得到有效治疗,他们往往在几个月内死亡。
亚洲的情况同样严峻,三分之二感染结核菌的人口集中在亚洲。部分地区7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患有肺结核。每年死于肺结核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在亚洲呈两倍增长趋势。鉴于此,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普及抗肺结核治疗,并将其与艾滋病药物治疗相结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缓解这两种疾病给全球带来的冲击。
中国正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在第五届国际艾滋病大会召开之际,中国在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办的协助下,对安徽省的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领域进行了督导检查。督导组实地查看了患者的药物治疗、随访跟踪以及个人与电子档案。专家建议,在HIV病人筛查TB患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感染。针对双重感染患者,专家提出了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等建议。
民工群体一直是医疗卫生政策和项目难以覆盖的人群,而企业则成为了接触他们的最佳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健康联盟正迈出坚实的一步。全球健康计划已经获得了企业的鼎力支持,这一计划将为五百万人提供肺结核和艾滋病的医疗服务。该计划的负责人Francesca Boldrini表示,公共机构和私营机构的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种合作模式在处理疾病问题时,往往能够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也表达了对中国健康联盟发展的坚定支持。他认为,这种合作以及联盟合作伙伴之间的协同竞争效应,必将为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来积极的贡献。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解决民工等难以覆盖的群体的健康问题,还能推动医疗卫生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作为中国健康联盟的合作伙伴之一,联合国发展署HIV艾滋病合作项目负责人Peter Piot强调了与私营企业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这种合作模式在推动艾滋病医疗项目在中国的发展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他呼吁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一行动中来,共同为改善中国医疗卫生状况贡献力量。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中国健康联盟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广泛,推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
(实习编辑:萧锡瑜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