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并非越贵越好 支架选择学问不小
关于“人类健康第一杀手”的心脏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心脏支架介入术为众多冠心病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使得濒临阻塞的生命通道重新流动起生命的血液。全世界每年新增的170万“支架人”中,中国占比约33万,许多患者误认为安装了心脏支架就上了“保险”,这是一个普遍的误区。
事实上,放完支架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如丁先生所述,他在接受支架介入术后因未坚持服药和复查,导致病情复发。专家指出,即使放入支架,其他血管也可能发生堵塞和狭窄,再狭窄的风险不容忽视。即使是普遍使用的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率也在10%以下,但仍存在一定风险。手术后必须注意支架的维护,长期吃抗血小板药,控制好血糖、血压,并定期复查。
生活方式改变是预防冠心病复发的根本。许多患者因缺乏对心血管病的了解和对冠心病高复发率的重视,擅自停药,导致急性复发。专家强调,冠心病是进展性的慢性疾病,具有高复发性的特征。一旦复发,将带来更大的健康威胁。为避免复发,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少吃高糖、高脂食物,每天适当运动并保持愉快的心境。
关于支架的选择,也存在一些误区。并非越贵的支架越好,而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药物洗脱支架虽然较贵,但并不适合所有冠心病患者。比如对于血管放大或年龄较大的患者,更适合使用裸支架。因为药物洗脱支架需要患者终身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可能会导致出血或脑溢血的风险增加。而裸支架相对安全,术后只需服用4个星期的抗血小板药物即可恢复正常。
心脏支架介入术虽为冠心病患者带来了希望,但术后维护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样重要。患者需破除误区,正确认识心脏支架手术及其后续维护的重要性,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当今许多患者对于心脏支架的选择有着深深的疑虑,总觉得只有进口的支架才能让人真正放心。根据临床随访数据,国产心脏支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进口支架相比,表现不俗。
对于心脏支架介入手术,是否适合所有冠心病患者呢?答案显然不是。支架介入对于缓解冠心病和心绞痛的症状确实很有效,且可以多次重复治疗。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每位患者都有他们特殊的情况。例如,对于严重的心脏栓塞,医生可能会建议选择“搭桥手术”,这种人造血管的新路径能让血液绕过堵塞部位,实现流通。
从专业的角度看,心脏支架介入手术并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冠心病患者都可以接受这种手术。专家指出,支架在减少创伤方面无疑优于搭桥,并且在手术风险上也较小。与支架相比,搭桥手术可以实现完全血管化,在降低再狭窄率方面也更有优势。特别是在处理多支血管病变、合并病变、前降支近端血管病变以及小血管病变等情况时,搭桥手术的优势更为明显。
选择心脏支架时,其中的学问可不少。不同类型的病变需要不同类型的支架来处理。例如,对于斑块环形局限病变,宜选择辐射张力好的闭环管状支架。钙化病变则可能需要支撑力强的支架,如Driver、Cypher等。当支架通过困难时,选择通过性好的短支架可能更为合适。
在弥漫性病变方面,如今虽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的ISR率仍高于局限病变,但已较裸金属支架(BMS)显著降低。这种情况下,首选的是植入DES,且应完全覆盖狭窄阶段。对于小血管病变,应选择柔顺性好、外径小、通过性佳的支架。而对于开口病变,应选支持力强的支架以防止弹性回缩,同时推荐使用管状、闭环支架和DES。
选择心脏支架并非简单的“一刀切”。每种病变都需要根据其特性选择合适的支架类型。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深入沟通,以及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都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在面临这样的医疗决策时,信任你的医生,理解你的选择,是每个患者都应该铭记的。卓越表现的支架选择: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变进行深入
在医学领域,针对不同的病变类型和患者群体,选择合适的支架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对不同病变类型的细致解读和相应的支架推荐。
对于扭曲病变,应选用柔软、外径小且球囊后座支持力良好的支架。当单个长支架难以通过时,推荐选择多个短支架。
分叉病变的处理颇具挑战性。大多数分叉病变适合采用单支架+Provisional支架术。主支支架推荐使用网眼较大的开环支架,以便重新送入导丝。边支支架则建议选择头端外径小、透视下可视性好、两端标记清楚的支架。DES在此类病变中表现出降低再狭窄率的优异性能,因此强烈推荐。
对于大血管病变,内径3.5mm以上的大血管宜选择辐射张力大的支架。虽然DES在此类病变中能有效降低再狭窄率,但考虑到BMS的再狭窄率较低,可以选择在大血管病变中植入BMS。
在特殊人群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病变多富含血栓。对于这类患者,是否植入DES存在争议,但近年来有倾向于使用DES的趋势。对于左主干或前降支近端的病变、小血管病变、病变较长以及糖尿病患者,首选DES。而对于大血管病变或高风险的高龄患者,则可能更适合选择BMS。
糖尿病患者的病变特点为多支处病变、弥漫病变及小血管病变。DES能显著降低这类患者的再狭窄率,其中紫杉醇洗脱支架(PES)和依维莫司洗脱支架(EES)在糖尿病人中可能优于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
对于择期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稳定型心绞痛等低危缺血患者不建议进行支架治疗。对于短期内需外科手术的患者,应植入BMS。而对于拟在9-12月或更长时间后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可以选择植入DES或BMS。
在高龄患者中,多支弥漫病变常见。虽然DES适用于此类患者,但由于出血风险的增加,需要综合权衡患者病变因素、出血风险以及是否能耐受1年的双联抗小板药物。最近的研究显示,新型Genous内皮捕获支架可安全地应用于高龄患者。
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变和患者群体,选择合适的支架是至关重要的。上述推荐旨在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确保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