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暑降温靠吃冰?
炎炎夏日,冷饮成了许多人的消暑佳品。一口冰凉的饮品,似乎能瞬间带走酷暑的炎热。我们的胃部却因此遭受了不小的挑战。
有些人喜欢在吃饭时大口喝冷饮,甚至刚从冰箱取出的凉白开水也要一口气喝掉。这种吃法虽然短暂地带来了凉爽和痛快,却给胃部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冷饮的突然侵袭会使胃部骤然收缩,蠕动减缓,甚至停止工作。胃部的消化功能也因此受到削弱,需要等待至少30分钟才能恢复正常。长此以往,可能导致胃部功能紊乱,引发各种疾病。更严重的后果是,吃冷饮时胃部的骤然收缩可能导致胃粘膜撕裂,引发胃出血。
关于吃冷饮的误区,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点:
误区一:吃冰消火。冰品在炎热的天气里似乎能带来一丝清凉,但它们只能算是“娱乐品”,不能过度食用。依据中医的理论,体质较虚、寒凉的人吃太多冰,会对肠胃造成刺激,更容易引发腹痛。正确的吃冰方式应该是挑对时间,避免空腹、运动完后和生理期前后吃冰。选择冰品时,应挑选热量低、馅料不甜、热量不高的种类。
误区二:以水果代替正餐。夏天里,许多人会选择水果作为主食。单靠水果摄入的营养素并不能满足人体每天所需的五大营养素:糖类、脂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许多水果糖分高,升糖指数也高,对怕胖或需要控制血糖的人来说并不利。
误区三:冰水解渴。在汗流浃背的夏天,许多人会选择喝冰水来解暑。冰水并不能真正解身体的渴。因为身体为了维持体温,会释放更多热能来平衡因喝冰水而降低的体温。夏天补充水分应选择温凉水,比体温低但不感觉“冰”的水温大约是10到20℃。一天中的饮水量可以根据尿液颜色来调整,基本量在2000到2500毫升之间。
冷饮虽然能带来短暂的凉爽,但我们需要关注吃冷饮的方式和时间,避免误区,保护我们的肠胃健康。让我们在享受冷饮的也能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