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三针,保护孩子一生
中国面临乙型肝炎威胁:约每年数十万人因此病丧生
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全国约有1.2亿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不仅发病率高,其死亡率也居高不下,位居我国传染病报告前列。全国每年用于肝病的直接医疗费用高达千亿元以上。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不得不深思乙肝的危害及其背后的原因。
乙肝的传染源究竟有多大?
我国人口众多,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数量也相当庞大,约有近亿。在这些携带者中,有一部分会转化为慢性乙肝患者,数量大约在两千万至三千万之间。更令人担忧的是,每年有大约三十万人因肝病与乙肝病毒相关的疾病而死亡,如重症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乙肝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来自慢性患者及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的繁殖不仅限于肝脏,还在人体其他器官组织中繁殖,如小血管内壁细胞等。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的器官不适宜捐赠,其器官都可能带有乙肝病毒。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一旦病毒进入破损的皮肤黏膜,就可能造成新的感染。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专家估计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这种传播方式导致的。婴幼儿一旦被感染,大部分会成为病毒携带者,并有可能发展成肝癌。对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注射至关重要。
乙肝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乙肝的潜伏期平均为六周,也可能长达六个月。儿童感染后常常无症状,但可能变成乙肝病毒携带者。有症状的乙肝患者会感到虚弱无力,胃部不适等流感症状,尿色变深或粪便呈灰白色等黄疸症状也可能出现。大多数成人感染后可以完全康复,但许多儿童会变为病毒携带者。对于出现不明原因的倦怠、乏力等症状的人,应进行肝病检查和乙肝血清学检测。
如何预防乙肝?
预防乙肝主要有两种措施:一是注意生活中避免使用未检测乙肝指标的血液及血制品等不安全因素;二是接种乙肝疫苗以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乙肝的关键在于接种乙肝疫苗,这也是目前唯一可预防肝癌的疫苗。除了新生儿外,学龄前儿童、成人和一些高危人群都应接种乙肝疫苗。尤其是医生、实验人员、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成员等人群更应接种疫苗以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除此之外,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也属于高风险人群,应接种疫苗。家中没有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家庭也应考虑接种乙肝疫苗以防感染。对于所有未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都应推荐注射疫苗。
面对乙肝这一严峻挑战,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其传播。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核心策略之一也是目前唯一可预防肝癌的疫苗之一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自己和周围人的健康远离这一健康威胁。针对某些特定群体,如肿瘤手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进行肾透析的患者、以及经常需要输血及血制品的血液病患者,他们的身体状况通常较差,抵抗力相对较低。一旦这些人群感染了乙肝病毒,后果将极为严重。对于这部分人群,更应该接种高剂量的乙肝疫苗,以加强自身的免疫防护。
还有一些人群在考虑接种乙肝疫苗时,需要特别注意。例如,军队和一些专业的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可能无法注射疫苗,或者无需注射。例如,正在发烧的人应在退烧后再进行疫苗接种。对于那些容易过敏的人群,即对那些对许多东西过敏的人,使用乙肝疫苗需要特别谨慎。如果体内已经存在保护性抗体,并且抗体水平较高,那么他们无需再进行免疫。如果抗体水平较低,他们仍然是疫苗免疫的合适对象。
乙肝疫苗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由于乙肝有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而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在新生儿期和儿童期,接种三针乙肝疫苗尤为重要。按照国家的免疫规划,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应接种第一针,一个月后接种第二针,六个月后接种第三针。这样的接种程序可以保护孩子和成人的一生。
每一针疫苗都是对孩子和成人健康的保障。三针乙肝疫苗不仅仅是一种预防措施,更是我们对未来健康的投资。让我们珍惜每一次接种的机会,通过科学的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责任编辑:王海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