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性骨折如何治疗
腰椎压缩性骨折,一个常见的脊柱骨折类型,常常让人感受到极大的不便和痛苦。在老年人群中尤为常见,骨质疏松是其主要诱因。对于不同类型的骨折和脊髓损伤状况,治疗方法的选择也各有不同。
对于稳定性骨折,一般推荐卧硬板床休息6至8周。患者可以采用垫枕疗法,枕头的适宜高度为8至10厘米。在此恢复期间,配合适当的练功疗法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正确的练功方法不仅能使压缩的椎体恢复原状,保持脊柱的稳定性,而且通过早期活动,还能增强腰背肌的力量,避免或减轻骨质疏松现象及后遗的慢性腰痛。
具体的练功方法包括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和飞燕点水法。这些方法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对于没有脊髓神经损伤症状的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也可以考虑采用保守治疗方法,但相较于稳定性骨折患者,练功活动的时间应适当延后,卧床时间也应稍长。对于有脊髓神经损伤征象的患者,手术治疗通常是首选。
对于脊髓完全性损伤的患者,尽早手术是关键,同时配合切开复位、彻底减压、内固定术等手术方法。在伤后1小时内开始使用足够量的糖皮质激素,可使脊髓损伤减小到最小程度。
而对于脊髓不完全性损伤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和制动外,还需要密切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对于症状持续或加重的患者,或CT、MRI检查显示椎管内有明显压迫的患者,应尽早手术。症状逐渐好转的患者可以继续保守治疗。
在中医治疗中,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治疗方法和药物也会有所不同。早期治疗以行气活血、消瘀止痛为主,可选用复元活血汤、膈下逐瘀汤等药物。中期则以活血和营、接骨续筋为主,可选用复元通气散或续骨活血汤。后期则注重补益肝肾、调养气血,方用地黄饮子。
对于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配合适当的练功疗法和药物治疗,将有助于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