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引起肩周炎的原因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一种因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退行性改变所引发的广泛炎症反应。此病主要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属于一种慢性疾患。它的发病年龄多数在五十岁左右,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左侧肩关节比右侧更易受到影响,双侧同时发病的情况较为罕见。
在疾病早期,患者可能仅感到轻微的疼痛或不适,甚至只是一种束缚感。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逐渐加重,尤其是在夜间,常常影响到患者的睡眠质量。肩关节的活动也会逐渐变得困难,甚至达到“冻结状态”。在中医学上,该病属于“痹证”范畴,也被称为五十肩、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等。
从中医角度来看,人过中年之后,阳气开始虚弱,正气逐渐受损,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营卫失调。这种情况导致筋脉肌肉失去滋养,当遇到风湿寒邪的外侵时,气血容易凝滞,阳气不能布散,脉络不通畅,从而引发肩周炎。
在现代医学研究中,肩周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是根据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本病的发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老年性退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本病多见于40~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这与老年性退变有着明显的关联。
物理性因素也是一部分患者发病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明显的风湿寒邪侵袭史,如居住环境潮湿、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这些都说明风湿寒侵袭是肩周炎的外在病因之一。
肩部活动的减少也与肩周炎的发病有关。多见于肩部活动逐渐减少的中年以上女性,且左肩的发病率高于右肩。脑力劳动者的发病率也较高。由于某些原因如上肢骨折、肩部软组织损伤、颈椎病等导致肩部活动量减少或受限的患者,也容易继发肩周炎。这些特点都提示我们肩部活动减少可能与本病的发病有关。
肩周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发病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了解这些病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肩周炎,从而恢复肩部的正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