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付肝硬化出血?
肝硬化出血:深入了解与积极应对
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引发的出血症状尤为危险。据统计,约60%的肝硬化患者会出现出血症状。在肝硬化患者中,约三分之二的人可能会出现呕血或黑便,这被称为上消化道出血。其中主要原因是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所有消化道出血的相当一部分比例。那么,为什么会引发出血呢?这主要是因为肝硬化过程中组织结构改建,使得肝内血液循环障碍,门静脉系统压力明显增高。这种压力迫使来自胃肠道等器官的静脉血寻找新的回流路径,形成了额外的交通支。其中,食管和胃底部形成的曲张静脉最容易破裂出血。粗糙饮食、暴饮暴食、情绪激动、大便秘结等都可能成为诱发出血的原因。
当病人出现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时,可能会出现呕血,血液量大且速度快时,可能会混有血块。即使病人没有呕血,也可能会有黑便。出现这些症状时,即使尚未出现呕血及黑便,也应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一旦发生呕血,病人应保持平躺,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畅通。家属应保持冷静并尽快与急救中心联系。
那么,在医院里如何积极进行抢救呢?所有在岗人员应迅速投入到抢救病人的行列中,保持忙而有序、急而不乱的状态。病人入院后应立即安置在抢救室,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和体格检查。然后绝对卧床休息、吸氧、建立通道补充血容量等。同时还需要进行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情志护理等。口服药物是预防再出血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目前比较有效的药物如心得安等需要长期使用以预防再出血的发生。药物预防的总体疗效并不理想。对于某些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预防和治疗肝硬化出血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肝硬化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并发症需要患者和家属保持警惕并了解相关知识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以预防和治疗出血的发生。对于某些病情严重或已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肝硬化曲张静脉反复出血的患者,我们可以通过介入手段进行干预。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且相对安全的优势。具体而言,医生会通过颈静脉放置导管,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构建一座桥梁支撑管,以显著地降低门静脉的压力。一般情况下,这种方法在24小时内可以有效控制出血。尽管短期内疗效显著,但其长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无论是上述的介入手段还是其他预防再出血的措施,都只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门静脉高压的问题。患者的自我保健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粗糙、酸辣刺激食物;保持排便通畅,必要时可借助润肠通便药物;避免憋气和提重物,选择轻微温和的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避免任何可能导致腹压升高的运动,如仰卧起坐。
健康之路任重道远,肝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尤为关键。正确的自我保健不仅可以改善生活质量,还能有效预防疾病的进一步恶化。每一位肝病患者都应重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护理和保健。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肝病的知识吗?点击链接,开启你的健康之旅。
(***由实习编辑李杏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