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湿型胃痛
王先生常常在餐后感到胃部不适,一股气从胃部上升,伴随肚子胀痛,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多年。虽然并非严重的疾病,但这种不适感总是让他浑身不舒服。
在新加坡,人们喜欢一边品尝热腾腾、辛辣的美食,一边享受冷饮带来的清凉。这种冷热食物的组合长期下来可能导致胃寒湿。
临床数据显示,大多数胃痛患者都属于胃寒湿类型,占据了约90%的比例。这类患者的明显症状之一是舌苔白腻,即舌苔呈现白色并厚重,不易刮除。
中医对胃痛的看法与西医有所不同。中医将胃部不适分为胃寒和胃热,而胃痛是脾胃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张磊医师是一位兼具中医师和西医资历的专家,他指出新加坡的胃病患者相当普遍,其中胃寒湿患者占据了绝大多数。
张磊医师强调,胃寒湿的主要原因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如饮食不节制、嗜食生冷。在新加坡,人们普遍喜欢一边吃热腾腾的食物,如咖喱鱼头或其他辛辣美食,一边喝冷饮。这种冷热食物的组合长期下来会对胃部造成不良影响。现代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也导致了脾胃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对于胃痛的治疗,中医采用“理气止痛”的通用方法,并需进一步审证求因。张磊医师指出,治疗方法应根据病邪(寒、热、食滞等)的阻滞或脏腑失调(肝气郁结、脾胃虚弱)等原因进行辨别。例如,如果胃痛表现为急性发作、畏寒喜暖、局部热敷后疼痛减轻,则属寒,治疗方法为散寒止痛;如果胃胀闷、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则为食积,治疗方法为消食导滞;如果是慢性疼痛、胃胀且痛连及两胁、打嗝,则属气滞,治疗方法为疏肝理气;如果表现为胃痛连绵、喜温喜按、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等症状,则多属虚寒,治疗方法为温中散寒。
对于胃痛患者的饮食调理,张磊医师特别强调。患者应少吃或避免生冷食物以及椰浆制品,尤其是从冰箱取出的水果。脾胃寒湿的患者可以多吃胡椒猪肚汤或老姜煮水,这些对胃寒湿具有很好的疗效。
张磊医师还提醒,胃痛患者应注意每日三餐定时定量,尤其是西医诊断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更要特别注意。他强调除了中医治疗外,胃痛患者还需借助西医的检查以明确诊断,排除恶性病变,以免延误治疗。结合西医的检查手段和中医的调理,会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实习编辑:陈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