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头马二次回应避谈“塑化剂” 新声明重复内容
新声明重申产品合规性
本周一,人头马和卡慕公司再次坚称其产品符合中国标准。这两家公司在发布的声明中重申,近期中国实施的新的监管措施导致通关过程延长,但这并未影响他们产品的合规性。
关于消费者普遍关注的塑化剂问题,记者在报道中注意到,这两家公司在声明中并未给出明确的回应。针对这一疑问,新京报记者昨日联系了这两家公司,但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其进一步的回应。
洋酒“涉塑”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不少消费者对此表示困惑:“企业为何不明确表态产品是否含有塑化剂,而是反复强调符合中国标准?相关部门是否应该站出来解释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
此前,法国媒体《夏朗德日报》报道了中国海关在检查一批进口干邑葡萄酒时发现塑化剂含量超标的问题,涉及人头马、卡慕和法拉宾等品牌的产品被装箱滞留。报道指出,某些干邑白兰地的塑化剂残留值可能超过30mg/kg,远高于中国标准。
对于这一报道,《夏朗德日报》在其官方网站的声明中表示,之前的报道可能由于中文翻译的误差导致误解。人头马公司也在声明中指出,《夏朗德日报》从未声称干邑含有“有害物质”。对此,一些微博用户表示,如果这些报道属实,那么就不能简单归因于“翻译不精确”。
针对这一事件,新京报记者联系了深圳海关。深圳海关的曹科长表示:“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未接到关于相关洋酒被扣押或滞留的通报。”消费者对于事件的疑虑仍未完全消除,他们期待着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能给出更加明确和透明的解释。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洋酒产业标准和监管措施的进一步思考。为何会出现塑化剂超标的问题?是特定环节的问题还是整个行业的挑战?这需要行业内外共同反思和探讨,以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