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骨质疏松病的症状
专家解读:女性骨质疏松疾病的症状与防治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这一“沉默的杀手”逐渐在中老年人群体中显露头角,尤其对于女性而言更为常见。那么,当女性遭遇骨质疏松这一健康隐患时,会有哪些明显的症状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下面,请跟随专家的解读,深入了解女性骨质疏松病的症状与防治。
疼痛,这是女性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腰背痛,常常出现在患者身上,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这种疼痛常常不明原因,但在活动后会加重,如弯腰、肌肉运动、咳嗽、甚至大便用力等都会加剧疼痛的症状。当骨量丢失超过12%时,患者即可感受到骨痛。
除了疼痛,身高缩短和驼背也是骨质疏松的典型表现,这些症状多在疼痛后出现。由于脊椎椎体前部主要由松质骨构成,且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所以当身体出现骨质疏松时,椎体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多个胸腰椎压缩变形,甚至会导致身高显著变短。
除了上述的症状,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骨折。对于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即使是轻度的摔倒或日常的肢体动作也可能导致骨折。这无疑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和痛苦。
那么,如何防治骨质疏松呢?专家研究得出结论,提高骨密度、防止骨疏松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我们需要补充钙质;另一方面,只有在负重状态下,钙质才能有效地吸收于骨组织中。这意味着,除了补充钙质,我们还需要通过适当的运动来增加骨骼的负重,从而达到更好地吸收钙质、增强骨密度的效果。
女性骨质疏松疾病的症状包括疼痛、身高缩短、驼背以及骨折等。了解这些症状,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并干预骨质疏松,防止其进一步发展。通过补充钙质和适当的负重运动,我们可以有效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希望每位中老年女性都能关注自己的骨骼健康,远离骨质疏松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