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拖”不得积极配合检查
肩关节周围炎,常被称为“肩周炎”,在中老年人群中尤为常见,高发年龄在40至60岁之间。据临床统计,其发病率高达20.6%。顾名思义,“肩周炎”是指发生在肩关节周围的一系列炎性疾病的统称,包括“肱二头肌长头腱炎”、“喙突炎”、“肩峰下撞击征”、“冈上肌腱炎”以及“冻结肩”等。尽管这些疾病的病变部位各异,但它们通常具有一定的自愈倾向。病程可能长达6个月至3年,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因此患者往往有着强烈的治疗愿望。
面对这样的病情,“拖延”并不是明智之举。早期积极配合检查至关重要。针对肩周炎的主要检查手段包括X线检查和肩关节MRI检查。
首先是X线检查:
1. 在早期,特征性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肩峰下脂肪线的模糊变形甚至消失。肩峰下脂肪线是指三角肌下筋膜上的一薄层脂肪组织在X线片上的线状投影。当肩部软组织充血水肿的肩周炎早期,X线片上软组织的对比度下降,导致肩峰下脂肪线变得模糊、变形甚至消失。
2. 进入中晚期,肩部软组织钙化。X线片可见关节囊、滑液囊、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等处的密度淡而不均的钙化斑影。到了病程晚期,X线片中的钙化影会变得致密锐利。部分病例还可见大结节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等。肩锁关节可能呈现骨质疏松、关节端增生或形成骨赘,关节间隙变窄等现象。
其次是肩关节MRI检查:
肩关节MRI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肩关节周围结构的信号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炎症。这一检查方法对于确定病变部位和进行鉴别诊断具有极高的有效性,可以说是确定肩周炎病情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于肩周炎患者而言,及早接受X线检查和肩关节MRI检查,明确病情,是有效治疗的关键。深入了解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积极面对疾病,是每一位患者都应该持有的态度。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人了解并重视肩周炎这一常见疾病,为自己的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