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引起注意的骨质疏松8个防治误区
关于骨质疏松的八大防治误区
在防治骨质疏松的问题上,市民们存在着诸多误区。这些误区广泛存在,其中最为突出的有八个方面。
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是老年病,与年轻人无关。实际上,年轻人同样需要注意骨骼健康,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可能对骨骼产生长期影响。
有些患者认为骨质疏松治疗只能延缓骨质流失,不能增加骨密度。临床实践表明,通过合理的治疗,相当一部分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可以上升。这说明治疗不仅可以阻止骨质流失,还能改善骨骼质量。
第三,很多人误以为防治骨质疏松只要吃钙片就足够了。虽然钙是保持骨骼强壮的关键物质,但并非唯一所需。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而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和常晒太阳同样重要,这是药物无法替代的。
第四,有些人认为骨质疏松只是小事一桩,治疗无需小题大做。但实际上,骨质疏松可能引发的脆性骨折后果严重,尤其是老年患者的髋部骨折,可能导致长期卧床,甚至危及生命。
第五,关于喝骨头汤可防治骨质疏松的误区。有科学家进行实验,用5公斤猪骨头加上5公斤水熬10小时,结果一碗骨头汤中的钙含量仅10毫克,远低于一碗牛奶的200毫克。
第六,关于盲目相信广告的问题。钙产品广告众多,有些广告声称“补钙产品含钙量越高,吸收率越好”,甚至宣称“钙越小越容易吸收”。但实际上,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率与钙产品的颗粒大小无关,关键在于颗粒是否具有生物活性。
第七,有些人认为骨质疏松治疗可以自行服药,无需看专科医生。对于已经确诊的骨质疏松患者,及早接受专科医生的综合治疗十分重要。
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是,只要不摔倒就不会发生脆性骨折。其实,骨质疏松患者可能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如走路脚扭或咳嗽几下,就导致骨折。除了避免摔倒,还需要关注骨骼健康,及早进行防治。
通过这些防治误区,希望能提高市民对骨质疏松的认识,重视骨骼健康,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